生物降解塑料用于冬奥制服

2021-10-28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新京报


据悉,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正式亮相。据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套装备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科技含量。

在制服装备设计、生产、发放等各环节着力践行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理念,助推绿色纤维、清洁生产、循环再生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和设计理念的应用,最大程度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如装备收纳包所使用的纱线,都是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制品生产出的环保纱线;包装袋采用生物可降解母粒制成,180天降解率可达90%以上;材料选择上,优先使用人工合成材料代替动物皮草制品;鞋靴皮革加工工艺采用专利节水技术等。



以下为:新京报报报道原文:


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冬奥制服将成为靓丽的国家名片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正式亮相。这套装备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科技含量,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将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


在制服装备发布前夕,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闫成表示,这套制服装备将在冬奥赛场形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成为我们靓丽的国家名片、冬奥名片。

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闫成接受专访。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冬奥会制服用色彩勾勒出冬奥会的恢弘场景与空间意境

新京报:谈一下你对制服的理解?

闫成:制服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和志愿者的专属身份标识。一套轻便保暖、美观舒适的奥运制服,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证之一。

我们参照国际奥委会工作原则,借鉴往届冬奥会筹办经验及制服品类设置惯例,针对赛时北京城区、延庆、张家口特定的气候条件以及不同场景、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设置了品类规划,可以实现温度变化和场景转换下的自由穿搭。

同时,围绕实现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开展了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最终打造出了这一套制服装备。我们相信,这套制服装备将在冬奥赛场形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成为我们靓丽的国家名片、冬奥名片。

新京报:你认为制服装备有何文化内涵?

闫成:优秀的外观设计可以传递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中华文明、展现中国形象,增加穿着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是一种独特而有魅力的文化符号。在制服外观设计中,我们力图通过图案和色彩的有机组合来实现这些目的。

北京冬奥组委最终确定的制服外观设计,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景观核心图形为基础,运用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笔触、浓厚淡薄的线条、远近虚实的层次,将传统美学和冰雪运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色彩选择上,沉稳的墨色和跃动的霞光红展现了工作人员的实干和热情;中性的灰色彰显技术官员的客观公正;明亮的天霁蓝展示出志愿者的青春活力;纯洁的瑞雪白作为调和色象征着“瑞雪兆丰年”。墨色与霞光红、长城灰、天霁蓝、瑞雪白这几种色彩勾勒出冬奥会恢宏场景与空间意境,以及冬季运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新京报:北京冬奥会的制服中,两套使用红色,是考虑了春节的元素吗?

闫成:一方面确实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对红有一种特殊的偏爱,特别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又处于春节期间。过春节,看冬奥这是我们常常讲的一件事情。

另一方面,我想我们通过墨色和霞光红的配比,彰显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追求,既稳重又饱含热情和激情。技术官员用灰来配合,实际上体现了他一种公平、客观和公正的职业操守。我觉得这些都可能是我们在最终评委投票时决定的重要原因。

从美观性、舒适性和便利性来看,制服都达到了最初的设想和标准

新京报:你穿过这个制服吗?

闫成:我在去工厂看他们生产的过程中已经试穿过了,通过试穿的体验和对整个服装外观的检视,我是满意的。无论是从第一眼看到它的美观性,还是穿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我觉得都达到了我们最初的设想和设计标准。

新京报:你对这套制服装备的评价,打多少分?

闫成:在筹划、设计、生产制作赛时制服的过程中,我们的制服工作团队、主创设计师以及北京冬奥组委官方合作伙伴安踏公司全身心投入:我们做了大量的气候舱实验和实地测试来确定材料选择和穿搭组合,前后进行了8轮版型优化,从600多套外观设计作品中选出了一套最适合冬奥氛围、最能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方案,深入工厂一线反复调整优化生产工艺,可以说大家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从这个角度上,我对赛时制服整体上非常满意,也充满信心。

这套制服蕴藏着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科技含量,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在很多细节设计上也充满了人文关怀,在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沟通的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扬。我相信,它也一定会得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参与者和关注者的高度评价。

制服在张家口赛区和延庆海坨山顶进行了低温度连续测试,保暖性能良好

新京报:北京冬奥会制服装备有何亮点?

闫成:我们成立了冬奥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制服装备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力量、专业机构的作用,聚焦制服装备研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产学研结合,推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制服装备功能防护作用。

制服装备在版型设计、材料使用、工艺选择、细节考虑都各有特色。经过系统化的考量,人体、制服装备和环境形成了有机的循环,使穿着者可以适应各种场景转换,也更加舒适。

新京报:这次设计的高科技冬奥制服,是否能够保证志愿者和户外工作人员的保暖?

闫成:这套制服,在整个设计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检测。包括在实验室、低温气候舱里的测验,虚拟模型的保暖值测验,实际上也包括我们现场环境的穿着测评。

我们工作人员也穿着这套制服在张家口赛区和延庆海坨山顶分别进行了温度很低的连续测试,目前从实验室的测试数据和我们现场测试的数据来看,指标还是比较优秀的。

实际上,我们在选择面料时也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比如说我们选择的填充物多维聚热棉,就是有我们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产品,经过测试,它的保暖性和轻便性等很多指标都优于市面产品。

我们希望这样一系列科技手段,并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生产,让大部分在室外低温环境工作的人员,能够利用制服保暖。刚才我讲了我们的保暖性和轻便、舒适性,怎么结合得更好。我们实际上对保暖性有一些侧重,要保证大家在一个温暖的环境里开展工作。

新京报:设计稿里面还有雷锋帽?这个是不是也是一个亮点?

闫成:是的。我觉得这个服装很多亮点它是科研的亮点,大家只能在穿着过程中体验。比如说它保暖性的设计、防风性的设计、防水性的设计,需要大家在穿的过程中去体验。有一些公用性的小亮点,比如说一个对讲机的挂牌、一个小手机屏幕的触碰笔,或是突然发现服装后面有一个口袋可以存放手套。

这样的一些便利性设计,会给大家带来小小的惊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设计团队和生产企业以及我们制服团队倾注了很多心血,大家每天绞尽脑汁想怎么做出一个亮点设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去工作,这个思想始终贯穿在我们工作中。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些创新、一些小的亮点出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前所有20多个供应链企业正开足马力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生产这套制服装备

新京报:这次制服装备的设计制作,在践行可持续理念方面有什么做法?

闫成:在制服装备设计、生产、发放等各环节着力践行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理念,助推绿色纤维、清洁生产、循环再生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和设计理念的应用,最大程度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如装备收纳包所使用的纱线,都是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制品生产出的环保纱线;包装袋采用生物可降解母粒制成,180天降解率可达90%以上;材料选择上,优先使用人工合成材料代替动物皮草制品;鞋靴皮革加工工艺采用专利节水技术等。

另外,在赛时制服装备相关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循节俭办奥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节约办赛成本。例如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积极沟通,在冬奥制服装备中使用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双会徽,提升制服装备的可持续性,减少冬残奥会制服发放数量;在确定生产订单时,根据有限的数据,对工作人员、志愿者、技术官员的性别比例、尺码分布进行了反复测算,合理预估赛时制服装备的性别比例、各尺码号段数量,科学控制备货量。

新京报:赛时制服在设计和制作生产上,克服了什么困难和挑战?

闫成:赛时制服从无到有、从方案到实物样衣、从样衣到大货生产,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地碰撞、调整、优化中前进的。

首先是在材料选择上,由于冬季运动特殊气候条件的需求,我们提供的制服既要抵御严寒、防风保暖,又要透气透湿、轻便舒适。但防风和透气、保暖和轻便在客观上是存在矛盾的,所以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通过科学的材料选择和穿搭组合来达到一种平衡,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所有场景下的需求。

制服面对的是三万名穿着者的共同需求,每个人的身材体型、穿衣习惯都有所不同,版型设计既要有足够的包容度来满足个性化需求,又要保证内外套穿时的舒适性,还要保持在廓形上的美感。所以我们进行了多轮的版型调整优化。

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我们的设计图案要在每一件不同尺码的制服上按相应比例缩放、定位,所以最大的挑战来自定位印花工艺。这方面我们合作伙伴安踏公司的技术部门、供应链企业在工艺上做了大量的调整提升,最终我们的图案和颜色在制服上得以完美呈现,制服成品各项性能指标也通过了专业机构最严格的检验检测,达到了我们的要求。

新京报:冬奥制服的大货生产情况怎么样?

闫成:整个这套制服装备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生产环节,目前所有的供应链企业多达20几个,正在开足马力,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在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生产这套制服装备。目前生产进度平稳、正常,应该说能够按计划完成我们所有的交付任务。这里面安踏公司和供应链企业克服了方方面面的困难。

举个例子,比如说疫情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困难,大家都做出了百倍的努力。这些努力里面我觉得倾注了大家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情和激情,实际上也凝聚着中国人民对北京双奥城市再次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极大的支持。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影记者 王飞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吴兴发

https://mp.weixin.qq.com/s/JRSLCSk0nY-M-q2hVsHheA